學生成績評定實行證書考核和綜合評定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校堅持全面發展的方針,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能力提高,提出了學生培養的“六個一”:即一篇好文章—實用文體寫作技能;一副好口才—演講技能;一手好微機—計算機操作技能;一手好字—書法技能;一本專業等級證書—本專業技能上崗證;一項專業技能獲獎證書—能參加一項各級技能競賽并獲獎。取消半期考試,成立隨機考核小組,將半期考試的檢查制度改為隨機抽查,強化過程管理,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校教學質量優秀,畢業學生文化學科結業成績合格率達95%,專業學科結業成績合格率達98%,同時必須獲得一本專業等級證書。近三年畢業生“雙證”書獲得率達99.7%,學生畢業率為100%。
學校官網地址請咨詢在線招生老師,避免上當受騙
就讀我校學生額外享受資助政策:第一學期免住宿費、報銷來校車費(憑車票最高報80元)、按14元/天發放生活費;
分數線可咨詢平臺招生老師,往年錄取分數線268
凡初中或初中以上畢業生及退伍軍人,身體健康,品德優良,無劣跡(無紋身、無燙煙痕、無斜視、戒煙酒)。
應屆初中畢業生,年齡在15-20歲,身體健康,品德優良者均可報名。
分省各專業招生計劃分配原則按照我院歷年招生情況和各省、市高考報名情況而定。分省錄取名額可視該省報考情況,結合學校預留計劃數通過“教育部來源計劃網”進行調整,調整結果將公布于學校網站。具體分專業招生人數,詳見各省級高招辦公布的招生計劃。
于1928年在上海建校,1938年內遷至重慶,中途曾一度停辦,1984年在重慶歌樂山復校,1998年成功創建為重慶市重點中職學校,2005年成功創建為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2011年成為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單位。 [2]
1928年潘序倫老先生在上海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內設立簿記訓練班,立信會計教育事業由此發其端。后改名為立信會計實習學校,校長潘序倫,校址后遷至上海市河南路吉祥里18號。立信會計學校創立后,培養了大量新式會計人才,適應了當時經濟發展,受到國民政府的重視。立信學子在北京、重慶、天津、桂林、廣州、南京、蘭州等地先后辦起了各級分校。
1938年劉芷休先生在重慶北碚創辦重慶立信會計學校,開設高級班、中級班,為重慶培養了大量新式會計。
1940年潘序倫先生經香港到重慶,在原重慶北碚立信會計學校的基礎上籌辦專科,同時辦理遷渝事宜。
194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同意上海立信會計學校遷渝,校址在重慶北碚。1943年9月,重慶市中區小什字筷子街“立信大樓”建成并開班。
1946年抗戰勝利后,上海立信復校。重慶北碚立信會計學校繼續開辦,由留渝校董12人組成新的校董事會,盧作孚任董事長。
1950年重慶立信交國家管理,部分教師進入重慶商學院等學校任職。
1984年5月在潘老校長的關懷下,在重慶市立信校友會的大力支持下,經財政部和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重慶立信復校。由重慶市財政局和沙坪壩區教育局共同創辦,把原市六十中學改建為重慶市立信會計職業中學,學制三年。潘老校長親自題寫校名、校訓,并出任名譽校長。校長由原財政局常務副局長王大乾擔任,陳恒任常務副校長。
1985年升格為中專,改名為重慶立信會計學校,學制四年。
1991年7月學校一分為二,中專搬遷至南坪,留下建校時的原班人員,只有18名教職員工。校名也被更改為歌樂山職業中學,在大家的爭取下,同年又更名為重慶市立信職業中學。
1996年開辦計算機專業。
1998年12月創建市(省)級重點職業學校成功,成為直轄后重慶市首批市(省)級重點職業中學。隨后學校更名為重慶市立信職業高級中學,重慶立信進入了一個輝煌的飛騰發展時期。
1999年先后被評為區、市級“綠色學?!?;開辦園林藝術專業。
2000年11月被國家教育部、國家環??偩置麨閲壹墶熬G色學?!保婚_辦旅游專業。
2002年開辦機械加工專業和電子電工專業。
2003年重慶立信與重慶市歌樂山中學合并,在原歌樂山中學校區修建教學樓、學生公寓等教育教學設施,為創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做了良好的鋪墊。
2004年新校區正式啟用;兩校正式合并,設立為“重慶市沙坪壩區職業教育中心”,保留“重慶市立信職業高級中學”牌子。
2005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在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保留“立信”品牌,學校更名為“重慶市立信職業教育中心”,同時撤銷重慶市立信職業高級中學和重慶市歌樂山中學建制。
2006年開辦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
2007年原立本職業學校校址并入,成為學校C區(向家灣校區為A區,會車場校區為B區);獲重慶市中職招生工作先進集體。
2008年立信人迎來了母校八十華誕。汽車維修技術實訓基地成為國家級示范實訓基地;重慶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重慶市平安校園;重慶市首批100所國學教育試點學校;重慶市首屆中職技能大賽優秀組織獎。
2009年因調整規劃撤掉C區,A、B區恢復為老校區、新校區;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學校;數控技術運用實訓基地成為國家級示范實訓基地;首次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1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位居重慶代表團首位。
2010年成為全國首批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示范學校建設單位;創建重慶立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榮獲重慶市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技術實訓基地成為重慶市級示范實訓基地;重慶市中職學校教師培訓實踐基地學校;成為教育部首批“博世汽車診斷實訓中心”合作學校;成為“北京現代班”項目合作學校(配牌匾);“書香立信”讀書特色職校建設正式啟動;第二次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2個一等獎、6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蟬聯重慶代表團團體第一名。
2011年創辦學前教育專業和美術專業;與歐洲職業教育與社會教育協會(EBG)開展國際證書培訓合作,6名機械加工專業教師赴德國培訓,學校開辦“中德EBG數控技師特色班”;被中國商業聯合會授予“全國商業服務業校企合作與人才培養優秀院?!狈Q號;沙坪壩區中小學特色學校;沙坪壩區“五個校園示范?!?;第三次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2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連續三年蟬聯重慶代表團團體第一名。
2012年學校的辦學成績得到了當時兼任重慶市委書記張德江同志“有基礎、有特色、成績顯著,應不斷總結,發展得更好”的批示和肯定。以4金5銀1銅的優異成績蟬聯全國大賽重慶代表團四連冠,其中有3個一等獎均為全國冠軍,填補了重慶市歷年來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無全國冠軍的空白;畢業生劉世忠參加國家人社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全國總工會和中國機械聯合會六部委共同舉辦的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數控銑項目,獲得了學生組第三名,當場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錄用為全民事業單位(財政全額撥款)正式員工,開創了重慶市中職畢業生作為正式編制員工進入事業單位工作的先河。
2013年接受成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驗收;以8金4銀4銅“神話般”的成績震動全國技能大賽現場,成為全國單所學校參賽的獲金牌數第一名,蟬聯全國技能大賽重慶代表團五連冠。校園面積拓寬57畝,新建了2.4萬平米的汽車實訓大樓、培訓中心和會議中心和新校區校大門。
2014年學校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稱號;通過了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的驗收檢查,成功創建為首批國家中職示范學校;以5金4銀1銅的優異成績蟬聯全國大賽重慶代表團六連冠;首屆高三畢業生參加全國高考,本科上線12人,專科上線76人,平均上線率75.2%;畢業生陳巧參加國家人社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全國總工會和中國機械聯合會六部委共同舉辦的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數控銑項目,獲得了教師組冠軍和“全國技術能手”稱號,當場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錄用為全民事業單位(財政全額撥款)正式員工;在全國職業教育首次評選教學成果獎中,我校獨立承擔的科研成果榮獲國家二等獎。會計專業以財經商貿類第一名的成績成功申報為重慶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重點特色專業。
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到我校調研職業教育工作,對學校的辦學成績給予了高度褒獎,指出:立信學校辦得非常好,在全國都是拿得出手的,像這樣的學校我們今后還要多辦;學校作為全國唯一一所中等職業學校代表在2015年度全國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工作視頻會議上作交流發言,學校“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定位得到教育部魯昕副部長的高度肯定和贊揚;以6金4銀3銅的優異成績蟬聯全國大賽重慶代表團七連冠;高考結碩果,154名學生參加對口高職統一考試,148人上錄取線,上線率為96.1%,高出重慶市平均上線率24.8%,其中本科上線率超過重慶市平均上線率28.6%;會計專業和學前教育專業成為“3+4”本科分段人才培養試點專業,汽車、機械、電氣、計算機數字媒體4個專業成為“五年制”專科人才培養試點專業。畢業生劉菀、唐君賢、劉瓊蓮被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錄用為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正式編制職工,現已進入國務院辦公廳工作。
1、重慶益民技工學校就業保障二十多年來為國內外知名企業輸送了數千名畢業生,現大多數已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干或管理干部。同時學校還積極開拓國際就業渠道,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廣闊的前景。2、重慶益民技工學校資助政
1. 重慶永榮技工學校就業方面重慶永榮技工學校實行推薦就業,學生畢業后,學校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為學生推薦就業機會。2. 重慶永榮技工學校報名方法新生入學須帶身份證(無身份證可帶戶口簿或戶口簿復印件)。
一、重慶渝州車輛工程技術學校就業保障廣開就業門路,立足重慶、輻射全國,扎實做好了就業安置工作。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畢業生就業率均保持在98%以上,,對口就業達到90%。扎實做好了就
一.重慶航運旅游學校就業保障辦學60余年來,學校已形成了暢通的畢業生就業網絡,建立了穩定的畢業生就業基地,近幾年,根據用人單位要求,開展“訂單式培養”,畢業生實現零距離就業。二.重慶航運旅游學校規模及
一.重慶市新渝技工學校就業方面學校成立創業就業指導辦公室,組建創業就業專家團隊,幫助學生全程規劃指導實現創業就業。學校與重慶主城50多家不同行業和專業的大中型企業簽訂合作幫扶創業就業協議書,以本校“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