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畢業季的時候,各個初中、高中生都開始提前的尋找學校,那目前鐵路行業是最為火熱和緊缺的行業,所以也是吸引了一大批高中生的關注,那么同學們可以通過單招考試或者高考的方式考入有開設鐵路專業的學校就讀,那么單招考試是要比高考要容易一些的,很多的同學也是會選擇這種方式,那么我們來看一下大專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吧。
分類 | 分數線 |
文史類 | 150分 |
理工類 | 150分 |
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是為適應重慶及西南地區城軌和高鐵快速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緊迫需求,由市屬國有重點企業——重慶交通開投集團于2010年出資舉辦的高職院校。學院是重慶市優質高職院校項目培育建設單位,是我市唯一一所由市交通局重點支持的高職院校,是我市唯一一所以城市軌道交通、鐵道交通、智能公共交通為主體的交通運輸類高職院校
軌道交通實訓中心,下設6個專業實訓室,包括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控制模擬實訓室、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駕駛模擬實訓室、軌道交通車輛電氣控制實訓室、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檢修實訓室、軌道交通車輛制動實訓室、軌道交通信號實訓室。
該中心是學院與重慶軌道交通集團、西南交通大學、湖南長沙飛速軌道公司合作研發的智能化高仿真實訓系統??舍槍壍澜煌娍蛙囁緳C、車輛檢修工、車輛裝配工、信號維修工、車站值班員、行車調度員、車站站務員和安檢員等崗位,對軌道類專業學生進行運營車輛編組、接發列車、車輛調度、控制、故障診斷、檢測、維修、保養等實訓內容。
專業設置特色鮮明——緊貼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尤其是軌道(鐵道)行業。堅持“滿足集團需求、適應地方需求、服務高鐵絲路、助推行業發展”的原則,開設與軌道(鐵道)產業鏈對口專業21個,其中,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專業獲批我市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能力提升項目,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交通運營管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3個專業獲批我市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能力建設(骨干專業)項目,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專業被教育部遴選為全國職業院校交通運輸類示范專業點。
同學們可以參照以上的錄取分數線,同學們如果平時的成績能夠達到以上的分數線的話,就可以放心的報讀該學校了,當然每一年的錄取分數線都不一樣,這是要根據每年的招生情況來定,不過差別都不是很大,所以同學們可以通過以上的內容作為一個參考,如果成績相差不多的話,可以考慮報讀該學校,希望整理的東西能夠幫助到大家。
[ 招生問答] 04-20 01.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航空服務專業報名須知符合招生條件者,持本人身份證、學歷證書原件和復印件、兩張二寸照片和一張五寸生活照片,到學校或各地方報名點辦理報名手續,報名后進行面試,初選合格后,持本校體檢通知單按時進行體檢。02.重慶公共運輸
[ ] 02-11 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招生分數線1、預防醫學專錄取40人,錄取控制分數線80分,學制3年;2、業藥劑專業錄取120人,錄取控制分數線90分,學制3年;3、專業農村醫學專業錄取分100人,錄取控制分數線100人,學制3年;4、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
[ ] 02-11 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高職擴招的政策對于高職擴招100萬具體如何實施,王繼平司長提出,一是要合理安排擴招計劃,綜合考慮各地生源情況、辦學條件、經濟支撐等因素。二是擴大服務面向。要面向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群
[ ] 02-11 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高職擴招的政策對于高職擴招100萬具體如何實施,王繼平司長提出,一是要合理安排擴招計劃,綜合考慮各地生源情況、辦學條件、經濟支撐等因素。二是擴大服務面向。要面向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群
[ 招生專業] 05-25 01.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與管理專業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與管理是立足于站務員,面向車站值班員,,運轉班組長,值班站長,運轉值班員行車調度員等和行車,票務方向的一個專業,主要是行車工作。軌道交通管理就是平時調度地鐵、地鐵駕駛、維護地鐵系統和管理維護地
[ 招生辦電話] 03-30 01、對口高考與普通高考的不同之處1、報考專業不同:對口高考選擇專業受限制范圍窄,只能報考中專時所學專業的同類別專業,而普通高考選擇專業自由,范圍廣可以任意選擇。2、命題主體不同:對口高考各科試卷均由各省市自行單獨命題,各專業考生語數外三科
[ ] 02-11 1、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報名條件1、身體健康,無傳染病,無重大病史,無精神病史。2、應、往屆初中、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者;2、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招生老師電話聯系電話:一四七 〇二八七 七八二六(微信同號)聯系QQ:七五一二三三一七〇想
[ 招生問答] 03-19 一、高鐵乘務專業是什么高鐵乘務專業就是培養高鐵乘務員的專業。需要中職、大專學歷才可升上高鐵乘務員。高鐵乘務專業主要是為現代化城市提供配套的地鐵營運高級綜合人才,該專業主要掌握地鐵企業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國際人文管理、國際旅游基本理論與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