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錄取分數線
這個分數線是學校統一安排考試,考的好的都安排在本科沖刺班學習,考的一般的就在3+3升學班學習
3+3是什么學歷?全日制嗎?好就業嗎?
“3+3”高考升學班,是國家認可的全日制大專文憑,社會認可度跟普高高考大專學歷一樣的。如果想靠學歷就業,最好就是再提升一下自己學歷,提升到本科跟好就業。如果在校期間考了相關的專業證書,那就更好就業了,走去哪都會有人要。
中職升本班證書與普通高中升大學的本科證書是一樣的。 中職升本和普高升本同樣都是通過普通高考考上的本科教育層次,但是中職本科考核重點是技術技能方面的知識,而普通本科考核的重點是語數外(文綜,理綜)等自然學科方面的理論知識。
沒考上理想的普高,該如何選擇?
沒考上高中,讀升學班也是不錯的選擇。根據國家新政策,現在的中職學?;径嫁k有對口升學班。只要認真學習,一樣的可以考公辦大學。
“3+4”成績好的進入本科(四年);:“3+3”成績差一些的進入大專(三年);畢業證與高中參加高考錄取的畢業證是完全一樣的。
3+3大專比3+2大專有優勢,因為3+2大專畢業證顯示是五年制大專,現在社會認可度比較低!不好就業??!所以現在認可3+3或3+4的比較容易就業!
什么是“3+4”本科沖刺班
中職與普通本科“3+4”分段培養是指學生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習3年,經考核測試合格后轉段進入本科院校學習4年。學生經7年學習畢業考核合格,由有關本科院校頒發本科教育學歷證書,享受普通本科畢業生待遇,按畢業當年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就業。
升學班就是對口升學,是考試的一種捷徑。
對口升學是國家從高校招生計劃中選擇部分專業,拿出專門指標,對希望繼續深造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進行對口專業的高考,為優秀的中等職業類學生提供上大學深造的機會,對口高考科目一般為文化基礎課程與對應專業課程。各省情況不一,而且有的省每年情況也不一。
考試特點:學生在技校學什么專業,就參加該專業或相關專業的對口升學考試,被高校錄取后,繼續在這個專業學習、深造。
“3+3高考升學班”一般是指在中職學校讀三年然后參加對口高考,跟全國高考一樣,以后的大專學歷是統招大專學歷、一樣的含金量。
這種高考升學班,一般適合成績中等對考大學沒把握的同學。還有一些成績不好的,想沖刺一把的同學。
四個不同
一是在高中階段學習的內容不同。對口升學班不采用普高教材,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由各省自行編寫教材;各個專業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指定與專業相關的統一的教材。
對口升學所有開設的課程難度都低于普高,特別是數學和英語。教材的難度比普高教材低了很多,這對技工生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二是高考試卷與普高生不同。對口升學各科高考試卷均由各省市自行單獨命題,各專業考生語數外三科試卷相同,各專業綜合卷再分專業單獨命題。
三是在選學專業的時間上與普高生不同。普高生在參加全國統一高考后,各人根據自己的成績報考不同的高校,選學不同的專業;對口升學則是在技校學習階段就要選好自己所學的專業,并報考高校的這個相關專業,上大學后還是繼續學習這個專業。
四是培養的目標不同。職高對口升學的考生升入大學后,培養的目標基本上是社會上急需的各種高級實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這些學生畢業后,他們既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又有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就業更容易。
3+4高等職業教育:俗稱“3+4本科教育”。招收應屆初中畢業生,學制為七年(三年中職、四年本科)。被錄取為"3+4"高職教育的學生,前三年在中職學校學習,執行中職學校收費標準,三年后發中職畢業證。參加春季高考報名并進行轉段測試,合格者進入對應的高等院校進行四年本科學習,學習期間執行普通高校收費標準,畢業后發四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畢業證書》和就業報到證。(此畢業證為國家承認的全日制本科學歷,注明的入學時間為3 4職業教育入學的第四年。轉段相當于辦理了中專畢業考入本科的錄取手續,和高中畢業考入本科大學完全相同)。
一、新媒體學校有哪些專業新媒體專業課程有:中外新聞史、計算機、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網絡傳播、手機媒體研究、大眾傳播、視聽語言、英語、思政課、數字視頻編輯、數字攝像、新聞采訪、傳播心理學、新聞寫作、多媒
1、新媒體學校有哪些專業好新媒體專業課程有:新媒體概論、思政課、數字攝像、新聞寫作、英語、計算機、數字視頻編輯、網絡傳播、手機媒體研究、新聞采訪、中外新聞史、視聽語言、多媒體信息編輯、新聞學概論、新媒
1. 新媒體學校有哪些專業可選新媒體專業課程有:視聽語言、中外新聞史、新聞采訪、計算機、思政課、數字攝影、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數字視頻編輯、新聞學概論、新聞寫作、數字攝像、新媒體技術導論、手機媒體研究
1、新媒體專業的學校有哪些新媒體專業培養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掌握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新媒體創意思維能力和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
01. 新媒體類專業有哪些新媒體專業培養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掌握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新媒體創意思維能力和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