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成都西翔航空職業學校最好的重點專業有哪些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以下是子敬教育擇校網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成都西翔航空職業學校最好的熱門專業名單,供大家參考。
空中乘務專業
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民航空中乘務員,有較強的外語水準,全面的民航運輸知識,廣泛的人文科學知識,并受過乘務專業基本訓練的實用型、技能型專門人才。
航空服務專業
培養具有機場服務與管理基本知識,民航運輸和機場運行管理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實際操作技能,綜合素質高的實用型人才。
?
民航安全技術管理
培養掌握民航安全技術管理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能從事民航安全管理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
民航機務工程
培養具有較強的飛機發動機基礎理論、民用飛機運行品質、安全可靠性分析、民用航空器設計、制造與維修及工程技術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
國際酒店管理
培養具有良好的語言應用和公關能力,掌握國際酒店管理基本經營、管理理論,具有良好的禮儀修養和社交能力,具備酒店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以及旅游業相關知識
飛機維修及管理
學歷教育及飛機維修相關理論知識學習、航空公司飛行基地專業知識及飛機維修操作規則學習-維修實際經驗96日-參加飛機維修及維修管理資格考試并獲取資質證書-就業
?成都西翔航空職業學校師資力量雄厚,高級職稱及教授65人。碩士研究生占35%,其中本科學歷占93%,聘請專業外教擔任航空英語教學,有民航“空姐、地勤”工作經歷的資深教師5名,常年聘請各航空公司具有豐富航空服務經驗的優秀師資為學生授課,使學生更多的了解專業知識。并有計劃地選派年輕教師到高校和民航企業深造,以培養適應民航事業發展需要的專業帶頭人和教學帶頭人。
?
成都西翔航空職業學校與全國數百家民航單位緊密合作,實行“訂單式”聯合培養模式,充分發揮民航系統的就業優勢,為了培養既具有良好職業素質又具備職業技能的人才,探索出了“無縫對接”培訓模式,縮短與用人單位在人才使用上的距離,使學生更好地做到專業對口,學以致用,適應了市場需求,受到了民航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西翔與民航單位的緊密合作,也為學生到民航單位就業開辟了廣闊的渠道。
? ??以上就是小編所整理的“成都西翔航空職業學校重點專業有哪些”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信息,請關注而子敬教育擇校網,或者你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在線老師會為你解答
免責聲明:[ 招生辦電話] 04-20 成都西翔航空職業學校咨詢熱線招生咨詢聯系電話:13688.077.645招生咨詢聯系QQ:137.271.58001.藥劑專業藥劑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藥品營銷、臨床調劑、藥品物流所必需的實踐操作技能和相關理論知識,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文化
[ 招生問答] 04-20 成都西翔航空職業學校2023春季招生時間技校春季招生時間一般在2月到3月,秋季招生時間一般為6月到8月份。具體時間可以咨詢文章右側的在線老師,或提交您的信息會有老師第一時間聯系您。一、成都西翔航空職業學校幼兒教師專業介紹學前教育是研究教育現
[ 招生問答] 04-20 01.成都西翔航空職業學校航空學校報名須知符合招生條件者,持本人身份證、學歷證書原件和復印件、兩張二寸照片和一張五寸生活照片,到學?;蚋鞯胤綀竺c辦理報名手續,報名后進行面試,初選合格后,持本校體檢通知單按時進行體檢。02.成都西翔航空職業
[ 招生簡章] 04-20 一、醫藥高中醫學(醫藥)高中是針對初中成績不理想又想學醫的同學進行招生。醫學高中是按照普高模式教學、管理,統一開設文化課+專業課程。只是教學程度比普高簡單,能讓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快速掌握重點知識。同學在醫學高中就讀三年,可參加對口升學考
[ ] 04-20 成都西翔航空職業學校分數線多少1、護理專業錄取60人,錄取控制分數線154分,學制3年;2、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錄取110人,錄取控制分數線90分,學制3年;3、高級護理專業錄取90人,錄取控制分數線133分,學制3年;4、助產專業錄取40人
[ 招生簡章] 02-11 成都西翔航空職業學校招生簡章2021(學校是公辦的嗎)◇ 關于學校是不是公辦問題可以咨詢文章右側在線老師!同學們在了解學校信息時,要重點去查看學校的招生簡章,最好是能找到最新的招生簡章,若是沒有找到最新的招生簡章,同學們可以參考往年的招生簡
[ 招生專業] 05-25 一.男生學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與管理專業好嗎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是屬于交通運輸類的,本科讀四年,??谱x三年。該專業的招生對象是男女兼收的,所以男生也是可以讀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客運員、站務員、值班員、票務員以及運營管理員等相關崗位。
[ 招生問答] 04-30 學校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一片安寧靜謐的校園,靜如止水的心境教書育人。,生態文明的基本理念滲透到學校的課程、教學、管理和評價等各個環節中。,創生新的學校文化的學習共同體。,使人性慢慢變得完美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學校理念:“人”要重于“才”;教育既要“教”,更要“育”。